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走进略阳 > 民俗风情

略阳民俗风情

字体大小:[    ]

         

(一)民俗风情

  1、民族:略阳县先秦时为白马氐东境地。自汉至南北朝末,氐人多次在此建立政权,反抗汉族统治,屡遭失败,汉族统治者曾数次将氐族人强制迁往酒泉、扶风、天水、关中一带。未被迁走的氐人,被迫说汉话、学农耕,顺从汉人的风俗习惯,与汉民通婚,逐步被汉人所同化。加之汉民族大量迁入,至晚唐以后,白马氐族已匿迹。羌族亦同样受汉民族生活习俗影响,与汉族融为一体。清雍正《重修略阳县志》载,当地人“兼有南北语音,类秦蜀”,积淀成兼有陕、甘、川地方特色的风俗民情。

  县域汉族来源无考。大致以当地土著为主,也有历代辗转迁徙及明、清强制移民。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,本县汉族190192人,占全县人中和99.16%。境内少数民族以回民居多,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,回族主要分布要城关镇、何家岩、白水江,共1470人。另有蒙古族8人,藏族1人,苗族5人,彝族4人,壮族26人,布依族2人,满族63人,侗族9人,达斡尔族2人,毛南族1人,锡伯族7人。这些少数民族有的因工作迁入,有的事先定居。他们的节日、服装大都与汉族相类,只有风俗习惯、宗教信仰等则保留着各自民族的特点。

  2、风俗习惯

  (1)诞生:姑娘出嫁后出生第一个孩子,三天以后由丈夫去娘家报喜。若生男孩携雄鸡一只,若生女孩携母鸡一只。产妇一个月不得出门,称为“坐月子”。婴儿降生后,第一个来家者,谓“逢生人”。但禁忌孕妇到产妇房中,怕“采奶”,意谓带走婴儿奶。10天后,长辈为婴儿取乳名。娘家人或亲朋送“月礼”,一般有母鸡、鸡蛋、红糖、大肉等。满月之日,家门户族、婴儿外公携金银项链、手 镯、“百家锁”、衣帽鞋袜等,为婴儿办满月,主人筵席招待。满月那天的早晨,由户族中其他人,抱婴儿出门“撞路”,又叫“撞干爸”,即遇到第一个男者,不论生人熟人,认做婴儿的干爸,从此来往。现今,“逢生”、“撞干爸”逐步淘汰,但有的地方仍有办“满月”、认“干爸”的活动。

  (2)寿辰:俗称“办生日”。解放前人过半百,堂前无父母,家门无孝服即可办寿辰。尤以地方富户士绅为甚,一年一度大肆张罗,耗费无度。亲朋好友,前来祝贺,送寿联、寿幛、寿果,祝“福寿双全”。主人以佳肴美酒款待。势大有钱的人家,摆“长寿筵”,唱祝寿戏。一般穷苦人家,财资无力,即日出门“避寿”,当晚回家。解放后虽有改变,但“办生日”仍存在,不过规模甚小,仅限儿女、女婿、近亲备礼以贺,主人款待一餐,以示“合家欢乐”。

  (3)结婚:旧时称“说媳妇”,也叫“找老婆”。基本上由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来确定婚配。其过程大致分五步。

  第一步:说亲。由“红爷”(介绍人)操纵,见面机会只能偷看或斜眼一瞟。见面大多在端午节、中秋节、春节或其他时间。两家老小达到情投意合。

  第二步:索取生辰八字。经过算命先生依据《通书》查证,两命相投,而不是相克,就继续联系。并将生辰八字一纸放在神柜上的香炉下面,如一周或半月内,双方家庭平安无事,则这桩婚姻算是有基础。

  两命相投或相克指的是十二属相,传云:“自古白马怕青牛,龙见兔儿泪长流,猛虎见蛇如见绞,金鸡怕玉兔,鼠猴一旦休,猪羊不到头”。这完全是一种迷信。

  第三步:落话(现在叫订婚)。由介绍人、男方家里、知已亲戚,共四人(二男二女),带上四色礼品(通常为盐、茶、果、饼、双肘双肉,中间系红纸条两套或四套衣料)去女家确定婚姻关系。

  第四步:过礼。征求女方老少的意见,需要什么东西,用红纸开成礼单,通过“红爷”领先,顺序而入,女方备酒肉款待,然后以礼单为据向女方交礼。双方没有什么意见出入,就商谈结婚佳期。

  第五步:结婚。通常按家庭情况,无一定模式。接亲去人为单数,回来为双数。大利年份坐花轿,新娘头顶红色盖头。小利年份坐小轿(二人轿),头顶黑色盖头。新郎如不坐轿,身上用红缎子斜身佩挂。轿子前面还排列着女方家的陪奁,有用盘子端着的,有抬着的,并以二人或三人吹奏唢呐,抬到新郎家。卸轿时要为轿夫出“红包”,卸轿揭帘,迎新娘入室,歇息擦洗等,都要用“红包”换取。接下来举行仪式, 拜天地、拜父母,拜老少外家。然后由接亲的女客扶入洞房。入室前,新郎用擀面杖将新娘的盖头挑下来。晚上新郎的同辈朋友闹房至深夜。

  (4)招赘:女方家中无男儿,经家族同意,男到女家落户。其过程同结婚差不多。

  (5)转房:多是兄当兵未归或死去,女方不愿离开这个家,转给其夫的弟弟为妻。

  (6)再婚:俗称接寡妇。一般不准放炮,悄悄地,并多在晚上接到家。过门时还有个规矩:用木炭火或柴生堆火挡在门上,寡妇从上面跨过去,然后吃一顿便饭即算结婚。

  (7)丧葬:旧社会,略阳民间丧葬含有较浓的封建迷信色彩。其程序、仪俗大体有报丧、讣告、入殓、灵柩、点长命灯、孝子跪灵、出殡、长男顶烧纸盆、起棺打烂、灵柩盖红布、缚公鸡,孝长男、女抱遗像,无像执引魂幡,孝子披麻戴孝,一身著白、低头、手执丧棍,孝男拉灵致哀,孝女痛哭出殡。复三、头七、二七、……七七、百期、周年等,县境内各地大致相似,略有差异。棺木以松、杉、柏、楸木为上,次以白杨杂木者多。装棺木(入殓)时,灵枢置地,裱褙缝隙;为死者著三件、五件、七件、九件不等的单、棉绸缎衣裳,打银钉盖棺用土埋葬者多,火葬者甚罕。多墓前立碑,以褒扬死者。

  现今,民间的丧葬仪俗已有很多改变。子女亲属穿孝服,戴黑纱,佩白花,亲朋邻友送花圈、挽幛开追悼会,以代替过去的吊唁、叫礼、做道场、念经等仪俗。仍有在墓前树碑者,内容仅记死者的生卒年月和籍贯姓名。

  (8)春头腊尾的忌讳:正月初间不烤馍,年夜“锅巴”要留圆(全)。“献食盘馍”蒸的大,五谷丰登过好年。

  (9)民间古会(以农历计算):正月初九天教会(上元会)三月十六娘娘会,四月初八佛爷会,四月十五城隍会,七月十五中元会,十月一日地藏会等。古会期间敬神烧香、点蜡、烧纸,叫礼叩拜、念经诵佛,各地男女信士还愿、问卜,间有给神唱戏之举。

  (10)生产习俗:东路号子南路歌,“锣鼓草”兴要路坡,北路人有老习惯,每到冬闲多“打坡”(即打猎)。

  (11)生活习俗:“衣烂补钉净穿袄,男女守家不出窝,乡镇妇女揽家权,农村妇女会爬坡。清早起床煨茶罐,木节钻洞净洗眼,上山砍柴齐捆捆,回家吃饭不离酸”。每年腊月二十三后,城乡到处就开始办年货,屋里大扫除、洗衣服,杀猪、宰羊、互相吃“跑堂”。

  3、传统节日(以农历计)

  除夕:腊月三十为一年之尾,叫作除夕。是时,清扫庭院,美化环境,贴对联,辞旧岁。下午掌灯后,家人集齐,依长幼围桌团聚,共进丰盛夜饭。入夜庭院生柏叶柴火,屋里生炭、柴大火,家人欢聚火旁,拉家常,忆往昔,叙家史,谈论治家之道。有条件的人家吹、拉、弹、唱,各玩所好。孩子放鞭炮,欢歌跳唱。老人强打精神彻夜不眠,意长命百岁,谓之“坐岁”。夜半零点左右,家长率全家老少,用香、蜡、火纸,出外划灰圈,迎祖宗三代,迎财神,敬四方五帝,意盼人兴财发,清吉平安。接着拜父母长辈老人,给年幼者发压岁钱。黎明,合家聚早餐,罐罐面油茶、鸡蛋年糕、油炸果点、包子花卷、元宵油糕、饺子馄饨等各自便。

  春节:为一年之首,天亮先担“进财水”,缸满水溢,取意进财聚宝,藏珍溢美。老少换新衣,戴新帽,夫妻搞烹调做佳肴。忌口舌,忌吵闹,颂吉祥。二日至正月十五日,互相拜访亲友,双方各具酒肴招待,谓之“饮春酒”。

  破五:正月初五黎明,打扫清除各屋垃圾,焚香蜡送于城外河滩。早饭吃搅团,意合家平安团结。

  元宵节: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三天,以十五为望日,全家屋内灯火辉煌,孩子掌灯,全家团聚吃元宵。城乡有社火、狮子、龙灯、彩船舞,城镇集市有高脚(即高跷)。

  二月二:各家每户周围打灰线,意忌虫属入内,家人炒包谷花,取意一年到头人兴财发,午后团聚吃火锅。民间传说,地龙冬眠已醒,此后就要上天行云布雨,又名“龙抬头”。

  清明节和十月一日:民间传说为鬼的节日。凡起葬、合葬者都在这个时间进行。安葬已久的要掩土修葺,栽树植柏,剪纸裁条,飘坟挂白纸,烧纸插香,酒肴祭祀,虔诚致悼。

  五月节:五月五日端午节,吃粽子,划水船,孩子戴香包(用五色花线绣制,内装棉花香帕,外绣各色花朵)。耳鼻擦雄黄,屋前插“蒲、艾”,以避毒气。

  六月六:家家晒衣物,谓之露晒后不生虫。

  七月七日:七巧节,妇女、小孩掐巧芽,设香案,陈瓜果、糕点、折豆芽于水盆中,观察水影形状,以卜人的巧拙。穿针线于暗处,谓之“牛郎织女巧相会”。

  中秋节:八月十五日,家人团聚月光下,以水果、糕点、月饼、套饼敬献月亮,谓之“赏月”或“玩月”。民间以月饼相赠,取团结之意。

  九月九:登高爬山,城郊居民于是日携带食品,扶老携幼登南山,爬狮山,取意消灾免难。

  腊月八日:俗名“腊八”,天亮煮米稀饭,内加各种豆制品,蔬菜、肉丁等,混合食用。余粥撒于树根百草,谚语“腊鼓鸣,春草生”。

  腊月二十三:用面粉烙糖、盐饼十二个,闰月十三个,谓之年丰平安,叫祭灶,民语“腊月二十三,灶爷上青天,上界言善事,下凡降吉祥”。

  4、民间艺术

  ①羊皮鼓(舞):略阳县白雀寺、荷叶坝、横现河、马蹄湾、白水江等地,流传着一种带有氐羌族文化色彩的民间舞蹈羊皮鼓。

  羊皮鼓舞离不开羊皮鼓,它是舞蹈表演中的伴奏乐器,又是特定的道具,形成羊皮鼓舞的独特风格和动律。羊皮鼓,是用羊皮蒙在蒲扇形或桃形的铁圈上,并在铁圈的把柄处系许多小铁环(多为八或十二个),制成可以舞动的单面鼓。它是用藤鞭击打鼓面和摇动铁环发出的“彭、嚓”声,构成舞蹈节奏和丰富多变的鼓点音响。通常情况下,由两男性表演。表演者左手握鼓,右手持藤鞭,连打带跳,边敲边舞,并在藤鞭击鼓的“彭彭”声和铁环相撞的“嚓嚓”声中,配以曲调高亢的唱腔和粗犷激越的舞蹈,形成一种别致、独特的韵味。表演前,舞者原地先打一通鼓,起着酝酿情绪,烘托气氛和招揽观众的作用。表演过程中,鼓声又担负着舞蹈唱腔的前奏和伴奏任务,同时为舞蹈提供鲜明的节奏。

  固定击法的鼓点有软三腰、硬三腰、野鸡扑、偷点子、牛擦痒等。基本的动作有禳鼓、揉麻窝子、单腿跳、风凰三点头、线爬子、禳星神、勾腿跳等。唱腔音乐有两个特点:一是采用传统的中国五声调式,多以“5”为主音的微调式;二是在旋律的进行上多为向下进行,开始就出现全曲的最高音,然后急遽下行。有的曲音呈波浪式,但总的方向仍是向下行,给人以大跌大宕,大起大落之感。

  羊皮鼓舞,属旧时秦巴山区的“端公”(巫的一种)用于民间祭祀活动“开坛”时表演的一种形式。一般演奏的曲调有《立五门》、《甲子》、《学家子》、《迎春神》、《舞坛》、《猴子反天朝》、《四点红》、《十二花》、《九道沟》等。

  ②社火:社火主要有高跷、彩莲船、狮子舞、龙灯等。逢年过节,民间以此作为娱乐活动。民国年间,多为民间自发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大多是政府提倡、支持下的群众的有组织的活动。

  高跷:舞者双足踩在二、三尺高或更高的木腿上,多人组成,扮成各种人物,手持道具,随着锣鼓的节奏,表演各种动作,走圆场,龙摆尾,插花十字或跳跃扭摆,漫游街头。

  彩莲船:又叫跑旱船。用竹杆或木棍扎成轻盈的小旱船,周围缀以彩布,嵌以纸、绸荷花。舞者扮成俊俏少女似坐其中,手提船沿,在锣鼓声中,或跑或停,游移不定,象荡游在碧波之上,前有一艄公轻划慢拨,多扮为老者,有的加以唱段。

  狮子舞:又叫耍狮子。狮头多以木竹作骨架,绸布包缀于外,狮身、狮尾用苟麻制成。大者2人扮演,1 人舞狮头、1 人摆狮尾;小者1人扮演。表演时,1少年手执绣球,做出各种动作,将绣球或抛或摇,狮子随着绣球在锣鼓声中摇头摆尾,跳跃蹿伏。也有狮子蹿桌子、滚大绣球者。

  此外,还有跑竹马、龙灯、耍贝壳等。

  ③刺绣:刺绣多用于婚丧嫁娶、打扮孩子和一般生活用品。如装饰在衣、帽、鞋、袜、围腰、腰带、被、褥、床单、床围、帐帘、枕头、荷包、烟包上等。技法多种多样,如绣花、架花、挑花、托花、游花、锁花、勾花等。图案多是花卉禽兽,也有古今人物,历史故事,寄托着吉祥如意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。其中凤凰和老虎的图案造形,近于汉朝瓦档图案,色彩常用大红、桃红、草绿、石绿、藏蓝、藏青、石黄、金银等。颜色的应用十分讲究,大红、翠绿、桃红、草绿等多用在黑底上,看起来底沉色艳而不轻浮,黑而有光泽,加上金银线的点缀,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。在白底上多有桃红、粉红、草绿、石绿、石青等颜色,效果鲜艳而高雅。藏青、藏蓝和石黄多起点缀调合作用。整个色彩单纯而不单调,明朗、绚丽而又柔和悦目。还有用姜黄、淡黄、石青、石黄等各种色布作底子的,这类刺绣看起来质朴潇洒。总的来说,它不象关中的刺绣那样颜色强烈刺眼,也不象四川的刺绣那样纤巧素雅,而是显示出略阳民性的粗犷、奔放,色调艳丽,内涵高雅,绝不粗俗。

  刺绣作品中,很多都带氐羌族风格,如《四角蝴蝶》、《中间团花》(俗称四菜一汤)、《四姑娘打牌》、《嫁娶图》、《出巡图》、《姜太公钓鱼》。从石瓮子、青泥河收集的男女式大襟衣服和童帽看,其刺锈有明显的氐羌族风格。

  5、传统体育项目

  ①抓石子:多为少年儿童的一项自娱活动,二人以上围聚一起,用多粒小石子,放在手掌内向上抛起,用展开的手背承接,再把接住的石子抛起,迅速将掉落在地上的石子抓起,同时翻掌承接下落的石子,然后清点手中抓住的石子数目,多者为赢。

  ②举石锁:形状多为方形、条形的石质活动用具,有手抓处,形如锁,轻重不等。活动形式多样,主要练习臂力。

  ③打秋千:春秋季为青年男女喜爱的活动项目。用一根结实的绳系有两颗平行的粗树间,下面结一块石板或棍用于坐力,前后回荡。

  ④滚铁环:铁环大小不一,一般为直径一尺余的铁圈,用1根2尺来长的小铁钩推动。

  ⑤踢毽子:每年冬春两季,青少年以踢毽子为重要活动。踢法一般用右脚单踢,以踢的次数多者为优,娴熟者可踢上百次不中断。有技艺高超者,用双脚对称踢,偏踝踢,脚背直上仰面踢,脚掌腾空越背踢,膝、肩、头顶交替承接,变换各种花样。

  ⑥游泳:每年入夏,城乡居民借河溪池自发地运动。

  ⑦爬山:以春季最盛行,男女老小登高涉险,为自发运动。



回到首页
新浪微博
腾讯微博
扫二维码
调查征集
微信平台
网站地图
返回顶部